玫嫔并没有等太久。
金氏被贬黜的事很快传到李朝,李朝王爷虽然不知内情,但当下,为属国之主的本能,让他生怕会被金氏所连累。为求皇帝息怒,李朝巴巴儿地送了不知多少贡女入清,只说是打发给宫里伺候的。
孰料此举正触了皇帝的逆鳞,天子联想起当年金氏便是这般成了宝亲王府的格格,却是带着一顶绿帽子同来的,焉能不怒?于是一封国书发过去,斥责李朝王爷是暗讽皇帝贪图美色,以下犯上。
本来,自上次李朝王爷逼死发妻之事后,李朝王室已经式微,朝政受世家与两班贵族把持。皇帝的国书一到,昔日来朝的副使崔镇便趁机联合贵族,以当今王上并非明君为由,迫其退位,皇帝亦授命使臣从旁“相助”。
不得已,李朝王爷只得颁下罪己诏,匆匆让位于王弟李晖。李晖继位后,即刻封旧王为庆成君,并清算庆成君诸过,将他流放边地。
七月初,李朝新王李晖以为金氏触忤皇帝一事赎罪为由,派遣使臣入京朝拜,除了大批贡品,还有一位两班贵族之女宋氏随使臣而来。这一次,皇帝并没有怪罪,很给颜面地封了宋氏为贵人。如此,也是定了李朝君臣之心。
宋氏入宫四五日,李朝庆成君暴毙的消息就传入了紫禁城。
如懿对此并不是很意外,毕竟,在王权更迭之际,失去权力的那一个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她命人将消息传给了冷宫里的金氏,耐心等了两日,冷宫里便有人来禀报,说金氏已于前一夜自戕。
皇帝听闻,对金氏更是嗤之以鼻:“贱妇!她倒是痴情,庆成君刚死,她就忍不住殉情去了!朕便叫她挫骨扬灰,生生世世不入轮回!”
皇帝说到做到,当即命人火化了金氏的尸体,撒去乱葬岗,无碑无坟,随风而散。那一位宋贵人,更是因此而被迁怒,承宠没几日就被送去了圆明园养着。
这些接二连三的变故,如懿都着人告知了远在热河行宫的玫嫔。大仇得报的快意,让她早已虚亏的身子无法承受,很快在一场看起来不值一提的风寒后病倒。然而她缠绵病榻却不欲进药食,未几而殁。
因是戴罪之身,玫嫔的丧礼办得草草,没有追封,没有丧仪,没有哀乐,更没有葬入妃陵的嘉遇。如懿信守承诺,请求皇帝看在和宜公主的面上,将玫嫔葬于公主之侧,全她一份慈母之心。
皇帝想起那个被害的孩子,叹息须臾后允准了,只是此后再不过问,太后亦当没有这个人,仿佛宫里从来就没有过玫嫔白蕊姬,连嫔妃的言谈之间,也自觉地掩过了这个人存在的痕迹。
这年的七月十五,炩嫔魏嬿婉生下了皇帝第七女,和硕和荣公主璟媛。因为只是个公主,生辰又与九阿哥永璇在同一日,是中元鬼节,皇帝不免想起令他厌恶的金氏,遂只是下了一道口谕,叫魏嬿婉挪去启祥宫为主位,并无额外晋封。
说好的咸福宫主位泡了汤,魏嬿婉纵然不高兴,可也只敢在背后委屈两句,毕竟皇帝旨意在先,如懿与海兰也无他法。不过魏嬿婉这几年也算得宠,如今有了孩子,即便只是个公主,也少不了阿谀奉承之人,连太后也赏了一支千年紫参给她养身。
然而后宫里的热闹总是短暂的。皇帝坐在万人之巅,一年三百六十日,总有那么三百五十九日是忙而累的。
自从七月河南阳武十三堡黄河决口之后,皇帝便重新起用这几年备受贬斥的高斌赴河南督办阳武河工。这似乎是高氏家族的复恩之兆,高斌自然是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地去料理这一桩决口合龙的辛苦差事。
前朝的事错综复杂,让已经不惑之年的皇帝不可避免地衰老了——不光是精力,亦是□□的颓靡。他进后宫的日子开始减少,可就是一月里仅有的那么几个在后宫的日子,他也常常是未能尽兴开怀的。
也不知道算不算幸运,九月初,如懿的再一次怀孕,让皇帝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他似乎找到了证据,告诉所有人,也告诉自己,他并没有老去,他还正当盛年,他还将有许多许多阿哥和公主承欢膝下。
虽然这如懿不是第一次生产,但比起永瑾与永珑,这个孩子更算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因而皇帝和太后对如懿腹中孩儿的重视远胜从前。
史书载,商纣王与兄长子启、中衍一母所生,只因其母生育子启和中衍时还是妃妾,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纣王,纣王因此才越过两位兄长继位为王。
对这些史实如懿了如指掌,为此,在孕期便隐隐不安。永瑾素来无心于皇位,也就罢了,但永珑出生之时,皇帝对他的期许不同寻常,如今他还小,或许没什么,可若是等到长大了,兄弟三人都成了储君人选,如懿只怕生出阋墙之祸。
海兰和意欢结伴来看望如懿时,如懿正倚在长窗下的九枝梅花塌上,盖着一床麒麟同春的水红锦被,看着菱枝领着小宫女们在庭院里收拾花草。
各宫嫔妃都已来贺喜过,包括刚出月的魏嬿婉,连太后都亲自来看望祝贺了。如懿应付得多了,不免有些疲乏,也许是有孕的缘故,总是懒怠动弹。宫人们虽都在外头忙活,但个个屏气吸声的,生怕惊扰了她静养。于是,翊坤宫中也就静得如千年的古刹,带着淡淡的香烟缭绕的气息,安稳悠然。
暖阁内的纱窗上糊着“凌霄绕墙”的霞影纱,外头枯凉的景色被笼罩在一层赤影缭绕之外,看得人的眼也觉得热烈喜庆。那是如懿最喜欢的花样,暗含着对前世的点滴怀念。
海兰比意欢早跨进一步,见了礼,便在如懿的身边坐下,执了她的手打趣道:“姐姐这也不是第一胎了,皇上反而失了深沉,我瞧着比生四阿哥那回还高兴呢。”
意欢却笑道:“如今是皇后娘娘有孕,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到底是娘娘有福气,这不,有了两位阿哥、一位公主还不够,观音娘娘又送子来了。”
她这样说着,眼眶都不觉湿润了:“不像臣妾体弱无福,得一个璟娢陪伴也尽够了……皇后娘娘别嫌咱们来得最晚。一大早人来人往的,都是应酬敷衍,咱们反而不能说说体己话了。”
这么些年来,意欢终究是子嗣艰难,此前得以生下公主已经是意外之喜,皇上在那之后更加防备着,她自然难有身孕。
如懿浅浅垂了垂眸,迎头便见意欢从袖中取出一个盘花籽香荷包,打开抖出一串双喜珊瑚十八子手串,那珊瑚珠一串十八颗,白结珠,系珊瑚杵,翡翠双喜背云,十分精巧可爱。
意欢含笑道:“这还是臣妾入宫的时候,家中母亲给臣妾的陪嫁,想来想去,送给皇后娘娘祈福安胎最合适了。”
海兰笑着看她:“你轻易可不送礼,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好东西。”
如懿也不好推却,却扬手叫少简进来,捧出一个羊脂螭金璎珞项圈,道:“意欢的礼,本宫是必要收下的。不过有来有往,一晃璟娢也九岁了,过几年就要定下亲事,本宫就占个先,把这项圈给咱们璟娢添妆了,你这当额娘的可不许推脱。”
意欢笑着说:“皇后娘娘给璟娢的嫁妆,臣妾怎敢推脱呢?”
说话间,她左右打量了一番,不留神看到一物,眉眼间忽多了几分鄙夷之色,指着多宝阁上问:“那尊白观音,臣妾仿佛在炩嫔宫里看过,怎么送来了这里?臣妾记得还是皇上赏的,可也没给她送个阿哥,如今皇后娘娘的孩子必定是阿哥无疑,她送这个大不吉祥!”
海兰拦住意欢,淡淡道:”好端端的,提她做什么?改日封起来放在库房就是了。”
她唤过叶心,捧上一个朱漆描金万福如意盘子,垫着青紫色缎面,内中放着两个杏黄色的肚兜,一者是堂富贵,一者是瑞鹊衔花,还坠着攒心梅花和蝉通天意的串珠络子,花团锦簇,甚是好看。
如懿拣了一个堂富贵的同心方胜杏黄肚兜,喜滋滋道:“这礼才真是送在人心尖儿上了。意欢的礼是给我的,你的礼是给孩子的,至于那些没送在心尖儿上的礼,我也不在意,放在哪处都一样。”
意欢听了这话,便也不再多说什么。三人聊起养儿养女的话来,细细碎碎又是一大篇,直到晚膳时分,才各自回宫去。
中宫有喜,那是最大的喜事,翊坤宫自然一团喜气。皇帝择了良辰吉日祭告奉先殿,连太后也颇为欣慰:“中宫再立已有三载,也是该再添位皇子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轮回小说【lunhuixs.com】第一时间更新《如懿传之柔芳懿懿》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