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转载请注明来源:轮回小说lunhuixs.com

李若琏嘿嘿笑道:“定王殿下说笑了,臣只是来的巧而已。”

朱慈炯笑着问:“李指挥使来前线作甚?”

李若琏收起笑容,挺直身体:“有旨意。”

朱慈炯立刻起身,带着一众武将下跪。

李若琏拿出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张容随军南下期间枉杀百姓,贪墨钱粮,罪不可恕。现革去其东厂提督一职,着定王朱慈炯将其缉拿归案,斩首示众。”

朱慈炯抬起头,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些破事看似是张容干的,实际是他爹崇祯干的。

张容只是崇祯的一副白手套。

他做的事确实过分。

但张容也解决了大军的钱粮问题。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按理说不会杀他。

这道旨意怎会如此无情?

见朱慈炯迟迟不接旨,李若琏轻声提醒:“殿下还不接旨?”

朱慈炯打了个激灵,带头叩首:“儿臣领旨。”

此时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

众人边吃边聊。

朱慈炯不停地和李若琏套近乎,试图从他嘴里问些什么。

李若琏是官场上的老油条。

面对朱慈炯的询问,他亲切,礼貌但一问三不知。

实在搪塞不过去,就用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敷衍。

问了半天,朱慈炯一无所获。

众人很快吃完午饭。

不等饭后茶水送上来,李若琏便起身告辞:“殿下,臣还有事,先请离开。”

朱慈炯愣了下:“这么急?”

李若琏点头:“嗯,臣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方便透露一二吗?”

李若琏摇头:“与战事有关,但与殿下无关。”

在朱慈炯疑惑的目光中,李若琏告辞离开。

看着李若琏远去的身影,朱慈炯站在原地开始思考。

朝廷对张容处理的太突然了,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到底要不要按照旨意处死张容?

朱慈炯犹豫了很久也没下定决心。

于是他找到李定国和李宪忠商议对策。

分析了半天还是没分析个所以然出来,只能按照旨意行事。

他从军中挑出一些精锐,由亲信带队返回宝应县准备抓捕张容。

可是张容早已离开宝应县。

此时他已经悄悄渡过长江,来到了南京城外。

张容进城后利用人脉关系以及金钱,开始提前做相应的准备。

十一月二十六,朱慈炯兵临长江北岸。

他大量征集船只,为渡江做准备。

朱国弼得到消息后沉默许久。

就在刘孔昭即将失去耐心时,朱国弼对着外面大喊:“郑芝龙到哪儿了?”

传令官迈步走进来回答:“郑芝龙和他的水师正在崇明沙所附近和贼军水师交战。”

“完了!”朱国弼仰天长叹:“兵马最多的郑芝龙出工不出力,一旦被贼军渡过长江,咱们算是彻底完了。”

刘孔昭皱着眉问:“马士英那边情况如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轮回小说lunhu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