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园
《(娱乐圈)似是故人来》转载请注明来源:轮回小说lunhuixs.com
做旗袍的时候,德音才知道,谢修齐的母亲是他外祖父唯一的女儿,娇养大的,名唤佩贞。
“孟佩珍”,德音轻声念到,她声音清亮,三个字念来有种音韵上的美丽。
谢修齐看着镜中的德音,赞道:“我妈的名字,你念来最好听。”
德音侧过身看旗袍的线条,还成,理了理领口说道:“是名字本身就好听,像民国时的名字,咱们的父母辈里,有这样名字的真不算多。”
“你的名字也好听,你父亲从《诗经》里拣出来的。”
,谢修齐觉得德音的父亲应该是个挺有想法的人。
一辈子都待在小城,也没接受过什么高等文化教育,可家里书却不少,他到德音家里去,平时常看的书都不需要带,在书架上翻找翻找总能遇到。
德音到里间去换衣服,她总共这家店里订了四套衣服,两件旗袍两件裙衫。
店面很小,开在胡同里,不是熟人带路根本找不到。
手艺和上次给德音做衣服的师傅比起来,自然是不能比的。
可也说得过去,人家本来就不是做那些高档服装的,旗袍褂子什么的都是家常穿的出去那种。
在里间换衣服,德音也没忘和谢修齐说话,“也许只是凑巧,觉得德字好,所以我叫德音,三妹叫德言,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弟弟这里却没有排序下去。”
她想想那个男人的样子,其实已经记不清了。
在原主记忆里,父亲似乎总是寡言少语,下班回来就是在埋头看书,既不看电视也不与邻居打牌说话。
“不讲这些,你能唱昆曲么?”
,谢修齐另起了话题。
“昆曲?问这个干嘛?”
“我外公爱听,你要会唱正好能唱给他老人家听。”
德音听完就忙拒绝:“这要是不懂的,我唱两段,还能糊弄糊弄。既然你外公他爱听,那我可就不敢唱了。有些老票友可厉害了,那些专业的,状态不好,人家只听一耳朵就知道。我这样的,还不得贻笑大方。”
“这个你倒不用怕,我外公喜欢,却从不在外面听。他这一辈子,就听我外婆和我妈唱过。只是爱听那个调子而已。”
,谢修齐解释道。
“那你外婆和你妈,是什么水准?”
,德音务必得问清楚。
谢修齐单手扶额:“一般票友水准。”
“那成,你外公爱听哪一出,先说好昆曲我唱的最好的就是《牡丹亭》,《长生殿》马马虎虎还凑合。”
,德音自己是很喜欢昆曲的唱词的,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雅”。
“不用别的,《牡丹亭》就够了。老爷子性子冷,每年过年连叫小辈承欢膝下都不要,我外婆走了以后,更孤单了。今年我带你回去,园子里还能几分人气。”
“那我先练练。”
,德音想着谢修齐外公,该不会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吧。
......
德音与谢修齐腊月二十三就到了清溪镇,这是江南孟氏起家的地方,祖宅何园也在这里。
清溪镇是典型的江南的小镇,虽然谢修齐外公常年住在这里,可到底留不住年轻人,孟家年轻人平时都在外面,过年时才回来。
德音和谢修齐坐的飞机刚到市里,就有人开车来接,是孟家老爷子专门派来的。
来人年纪看着也不小了,谢修齐对他很尊敬,喊他“仲叔”。
仲叔态度亲切,看得出他很喜欢谢修齐。见德音大衣配旗袍的打扮,笑意又加深几分,显然是穿对衣服了。
江南造园不像北方,没有煊赫排场的门面,只开着扇小门,待进去才知庭院深深,别有景致。
孟家的何园也是这样,德音前世也在相似的地方拍过戏,可那园子早已收归国有,划做旅游景点,给人的感觉与何园截然不同。
在来之前,谢修齐给德音讲了点他外祖家的事情,也包括如今这座何园。
何园建于明朝,最初的主人是位何姓富商,爱与文人诗词唱和,给何园留下过不少佳话。此后几百年间,何园不断变换着住家,园内建筑也是几经修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民国初年。
谢修齐的外祖家,是民国煊赫一时的大商家,祖上原本诗书传家,到战乱时候却弃了书本做起生意来,卖布起家,挣下偌大一份家业。
建国后,孟家捐了整副家业,又同京城不少人家结亲,总算保下了老宅,也就是何园。
何园面积不小,分了东中西三个部分,西边是花园楼阁,中路上是宗祠和家主的住处,东边就是整个家族生活起居的地方。
整个孟家主支都住在何园,但孟家家主,也就是谢修齐外公不与孟家人同住。
他一人住在中路上的明光堂里,西苑是老人家的会客疗养之地,就算是孟家人等闲也进不得。
谢修齐是个例外,西苑里的涵碧山房专门就是老爷子留给谢修齐住的,谢修齐就是在这里长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余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轮回小说lunhu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