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以前教过的学生,她听朱雨说,有好几个被分配到了其他的省份,离家里特别远,坐火车也得一天一夜,白灵不解的问道:“分配不是应该遵循就近原则吗?”

朱雨咳嗽两声:“具体怎么安排,咱们就摸不清上面的意思了,或许有其他的考虑吧,我现在跟你差不多,成了无业群众,我妈天天唠叨我呢,一直让我嫁人。”

朱雨的年纪早就二十五开外,成了她爸妈口中的老姑娘,每天都得唠叨她两遍,她下面的一个妹妹前年都结婚了,也不怪爸妈着急。

朱雨的心思呢,白灵全都了解,这是一个无比执着的人,靠着劝是劝不动的,除了支持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学校全面停课很久了,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要恢复教学,但效果甚微,那段日子朱雨去了学校上课,可是学生哪里还有心思上学呢?连基础的班级叫法都变了,从几年级几班,改成了红营红排,弄得四不像,复课之后人人手中必定得拿着一本小红书,经常进行宣誓或者总结大会,复课没持续多久,因为上山下乡的政策下来,也就草草收场。

朱雨回来之后不停吐槽,说以后再有复课的事情,无论如何她是再也不去了。朱雨没有了工,家里人打算给她安排到其他的单位,工厂、街道,凭借朱雨的资历还有家里的背景,统统都没问题。

朱雨不愿意再上班,说先歇歇再说,她父母这几年由着她习惯了,也没再勉强。

狗娃过来送野味,告诉白灵说小杨庄也被分配了十多个知青,男男女女都有,有一个岁数大的,今年竟然二十七八岁了,听说是小时候上学耽误了,因为对知识有极深的渴望,所以顶着“高龄”开始上学。本来应该18、9岁上高中的这一批学生中,出现了她这个例外,二十七岁的高中生。

知青们没地方住,需要住在老乡家里,周叔是大队队长,责无旁贷,所以他们家里首先接收了一个女知青,听狗娃说长得很清秀。

城里上学的学生不需要风吹日晒,细皮嫩肉的,指定比村里干农活的女同志看起来要好看清丽一些。

接收下乡的知青,有主动的,还有嫌麻烦退避三舍的,周队长不停的给大家做工,最后只剩下那个二十七八岁的女知青。

一来是她年纪大了,村里的妇女们不放心,万一丈夫起什么心思咋办?要是小知青还行,家里有适龄的儿子,没准能成就一段好姻缘呢,这个老姑娘长相普通,人看着呆笨木讷,没人愿意接收。

最后还是桑红芹站出来,说女娃你跟我回家吧,家里虽然老房子简陋,但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国家给每位知青每年供应三百五十斤商品粮,这些粮食会下发到所属的大队上,各地的情况不同,比如隔壁省的大队,会给知青们提供知青宿舍,所有的知青都在一起生活吃住,不过涞水县这边,是讲究知青跟大队的队员同吃同住,这样的话才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

狗娃告诉白灵,到孙家的这个女知青叫田宁,人长得跟甜杆一样瘦,没想到干活很有力气,是所有下乡的知青里面干活最卖力的。

田宁住在老孙家的厢房里,吃饭的话是每个月把粮食提过来,跟孙家人搭伙一起吃饭。这些下乡的知青喜欢抱团,闲来无事就会凑到一起说话,田宁跟他们的关系并不好,所以更多的时候她会自己在屋里,偶尔帮着桑红芹带带猫娃。

百闻不如一见,白灵回小杨庄的时候见过两次,她偶尔会带着小麦土豆去姥姥家小住,姥姥姥爷想孩子,可他们也忙,没时间来县城,反正家里有公婆照应,白灵索性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小杨庄。

田宁个子不高,白灵目测也就一米六左右,脸色黄黑,瓜子脸,带着羞涩的笑容说道:“你是灵灵吧,我常听孙奶奶提起。”

白灵是中午到的,地里干活的全在家,孙柱岁数大了,现在基本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家里的主要劳力就是孙海全,白灵发现田宁很勤快,做饭做菜都是她管,中午匆匆从地里回来,换身衣服去厨房,锅碗乒乒乓乓声响起。

田宁人很实在,说孙家人待她不错,她岁数小,做点活还能疏通疏通筋骨呢,不碍事。

白灵可没少听狗娃抱怨,说村里的几个知青懒惰不愿意干活,凑在一起就悄悄的说什么诗词歌赋,总之就是矫情,有一次他去村东头,稻草剁里就躲着三四个知青,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母鸡,正架起一团火烤鸡肉吃呢,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狗娃也没声张,最多就是跟家里人提提。

白灵回老孙家一看,下乡的知青跟家里人相处的很好,她心里也高兴,知青毕竟是上面分配下来的知识分子,谁家也不能太怠慢,隔壁赵婶子家的女知青如花似的,长得很漂亮,她在大街上跟别人抱怨,说女同志没有眼力见,饭后连个碗都不洗。

白灵回县城当天就收到了赵春兰寄来的信,她洋洋洒洒写了三张,婚后这几年她没怎么歇着,生下了四个孩子,基本是一年一个,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多了是债,她还发愁呢,说不生了,再生就生个小棉袄。

赵春兰全家夏天都搬进了王争军单位分配的公房里,房子不算大,总共就两个屋子一间小厨房,现在的房子都没有卫生间,需要上公共厕所,两间房子哪里够住啊,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赵春兰仿照自己家的构造,把其中一间卧室中间隔开,王争军从外面弄来一张上下铺的架子床,两个大点的儿子住里面,外面先空着,闺女和小儿子还太小,不放心他们自己住,暂时就先跟他们挤在一起。

赵春兰说可不能再生啦,其他的不说,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家还算运气好的,婚后没几年分上了房子,这主要得益于王争军上班争气,年初评上了先进个人奖,凭借着这个,他才分到了这套公房。

赵春兰还跟白灵说了一个八卦,她的大弟弟赵卫国,现在有对象了,就是赵春兰结婚那天,白灵见过的小辣椒。

秦海芬一直操心儿子的婚事呢,也托付附近的媒婆介绍了几个,但是赵卫国都没心甜,后来秦海芬才知道,原来他跟小辣椒自由恋爱了,瞒着家长都在一起半年多了,秦海芬气的饭都没吃,小辣椒跟她向来不合,按照她那个爆脾气,以后结婚她儿子肯定受气,但架不住赵卫国愿意,说除了小辣椒别人谁也不要。

赵春兰在信里幸灾乐祸的说,一物降一物,以后她妈有了这样一个儿媳妇,日子过得热闹呢。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赵卫东符合上山下乡的要求,需要下放到农村去,但是秦海芬舍不得孩子吃苦,一直不答应,去街道闹了好几次,成了远近闻名的“钉子户。”

街坊四邻的孩子都下乡去了,凭啥你们家的不去?有人偷偷的向上面写举报信,你不去都不行,最后秦海芬没辙,挥着泪把儿子送走,听说赵卫东去的是一个国营的农场,离家里不近。

赵春兰信里说的就是这些生活里的琐碎事,还感叹说两姐妹好几年没见面了,她也期待见见土豆跟小麦,说以后有时间去省城的话,一定要去她家里,最后附上了地址。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白灵还记得她刚到赵家时,赵春兰偷偷给她送馍馍的日子,那时候秦海芬罚她晚上不许吃饭,赵春兰吃完饭,用袖口揣上一个馍馍偷偷带给她,嘿嘿的冲着她笑,现在两个人都已为人母。

土豆爬上来要抢白灵手里的信纸,白灵一把抱过儿子:“小土豆听话,不许吃纸。”

平静的生活下涌动着暗潮,终于在几个月后发酵,不知道是谁举报,说邹家有纠缠不清的海外关系,邹城的亲姐和姐夫在国外生活。

后来组织开始进行调查,索性白灵这边的背景很清白,从孙家到白家,祖上全是贫民,政治背景没有一点问题。

开始的时候白灵担心,整夜整夜合不上眼,被调查她知道意味着什么,一旦被拍板定下罪名来,是要进行改造的,她没经历过,但是电视剧还有小说里也见过,苦活脏活累活都要干,最关键的是心理受到很大的冲击。

邹城不断地安慰她,说一定没事,他们家是清白的,经受的住审查,其实邹城有种石头落地的轻松感,在上一世的时候,家里一共受到过两次冲击,一次是邹正富的研究结果所属权问题,另外一次就是海外背景,上一世,这两样邹家一样都没躲过去,可是现在不一样,邹城相信,他能够让邹家度过难关。

邹城第二天买了火车票,去了一趟省城,他实在没办法,只能再次求助周奇,邹城不是一个轻易开口求人的人,但是为了全家人的安慰,他只好舍下脸皮去周家,除了周家,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

周奇只是从中干预一番,让检查小组公正严明,不要浑水摸鱼,邹甜的背景很容易查清楚,没过多久周奇笑着跟邹城说:“这件事都不用我出手,北京那边已经插手了。”

邹城好奇的问:“北京方面?”

周奇点点头,问道:“你姐夫叫什么?”

邹城回道:“郭洪华。”

周奇咀嚼这几个字:“郭家啊,郭老说话可比我管用多了,你有这样的亲戚不用,还拐弯来找我,哈哈哈,不过县官不如现管,在本省里,确实我说话方便一点。”

关于姐夫的家世,邹城还停留在上一世的记忆,他隐约记得,在运动开始之后,郭家开始衰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郭家没受到什么牵连,只是帮不上忙罢了。难道这一世发生了其他的变化?

最后调查小组和邹城透露,提示他写匿名举报信的是他们身边的人,白灵和邹城都不是与人结怨的性格,真不知道谁会这么歹毒,把全家人往泥沼里推。

关于是谁举报最终没有得出结论,反正风波已经度过,就暂时先搁置在一边,这次就像是在深渊边上走上一趟,全家人的心情起起落落,心绪还没缓冲过来,省城那边传来别的消息,方叔叔出事了。

邹城一直在忙自己家这边的事,没顾得上方叔叔那头,方叔叔那不好翻案,他全家都在国外,他每个月花着华侨券,本身就容易遭人嫉妒,邹城问过周奇,周奇说没办法捞人。帮人也是有底线的,既然周奇说没办法,那肯定就是没有路子可想。

方叔叔开始扫了三个月的厕所,后来街道连厕所都不让他扫,说他脑子里全是资本主义享乐思想,要让他下乡去改造。

邹城打算在方叔叔下乡的地区上做手脚,想把方叔叔调到小杨庄去,这一批下乡改造的一共十几个人,划分地区就是政府的人一句话的事,周奇说可以帮忙,他正好负责这件事,按照下放的原则,送到小杨庄不算违规。

邹城千恩万谢,走之前回去看了一趟方叔叔,他相貌看起来仿佛老了十岁,强撑着神经和邹城打招呼,长期的劳动导致他走路佝偻着身子,仿佛一个老人一样,摧毁他的,不是劳累的体力劳动,而是人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火】《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谁让他修仙的!》《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言趣阁】《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任务又失败了》《文豪1978》【微信读书】《道爷要飞升

轮回小说【lunhuixs.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六十年代记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爱种绿萝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言情 连载 4万字
阵问长生

阵问长生

观虚
幻阵、困阵、杀阵、谜阵、绝阵、大阵、仙阵,构万千阵道。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衍诸天阵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神识证道,悟阵法飞仙。一念济天下,求道问长生。(传统仙侠,阵法流,成长流,首订四百到均订一万二)
仙侠 连载 526万字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言情 连载 215万字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陆月十九
消耗寿元灌注武学,可无限进行推演。沈仪凡人之躯,寿数不过百年,所幸可以通过斩杀妖魔获取对方剩余寿元。在邪祟遍地的乱世中亮出长刀,让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灵肝胆俱裂!从【鹰爪功】到【八荒裂天手】,从【伏魔拳】到【金身镇狱法相】!沈仪偶尔也会沉思,这寿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听闻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内坐满了千真万圣,任何一位都曾经历无尽岁月。此番踏天而来,只为向诸仙借个百万年,以
玄幻 连载 8万字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其他 连载 137万字